以小博大
在部分高精尖技術領域,中國廠商開始逐漸攻破技術壁壘。
集成電路產業主要由集成電路設計、芯片制造和封裝測試三個環節組成。郭高航表示,目前,在設計和封測領域,中國與美國等先進企業差距已經縮小了,但是制造方面還存在不少差距。
“目前封測是在我國做得最好的,是我國在相關產業鏈環節發展得最快和最久的,國內最大的三家封測廠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通富微電)以及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天科技)從2015年開始都有對國外巨頭以及先進技術的封測廠商進行并購,通過并購獲取了先進的技術、客戶和市場。”郭高航對記者說。
據集邦咨詢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7年全球IC封測代工營收排行榜,在專業封測代工的部分,前三名依次為日月光、安靠、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分別位列第6、7名。該研究院指出,中國內地封測廠商在高端封裝技術(Flip Chip、Bumping等)及先進封裝(Fan-In、Fan-Out、2.5D IC、SiP等)的產能持續開出,以及因企業并購帶來的營收認列帶動下,包含長電科技、天水華天、通富微電等廠商2017年的年營收多維持雙位數成長,表現優于全球IC封測產業水平。
此外,中國內地設立的新晶圓廠產能將陸續開出,根據企業發布的產能規劃,估計2018年底前中國內地12英寸晶圓每月產能可新增16.2萬片,為現有產能1.8倍,預計將為2018年中國內地封測產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而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影響下,英偉達、英特爾、高通等IT巨頭都紛紛加緊AI芯片的布局,中國芯片公司也不甘落后。
在柏林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上,華為發布了首款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是業界首顆帶有獨立NPU(神經網絡單元)專用硬件處理單元的手機芯片。而首款采用該芯片的華為手機Mate 10也于16日在德國慕尼黑正式發布,表明中國人工智能芯片應用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麒麟970搭載的NPU是智能芯片研發公司寒武紀于2016年發布的寒武紀1A處理器(Cambricon-1A Processor)。今年8月,寒武紀獲得1億美元A輪融資,由國投創業(A輪領投方)、阿里巴巴創投、聯想創投、國科投資、中科圖靈、元禾原點(天使輪領投方)、涌鏵投資(天使輪投資方)聯合投資,是全球首家AI芯片領域的“獨角獸”公司。
郭高航表示,華為的麒麟970亮點也很多,和高通差距不大,甚至在一些方面領先。不過他也坦言,將海思和全球頂尖的芯片設計公司對比,還是有明顯差距,海思2016年研發投入占比23%~24%,除了高通之外,和其他國際頂尖巨頭相差不大,但是總的資金規模仍有較大差距。
以上就是東莞建盟半導體關于中國半導體產業正走在崛起軌道上的簡單介紹,更多半導體資訊可登陸公司官網或來電咨詢,24小時竭誠為您服務!